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中,萧萧故垒李国文 罗贯中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

默认卷(ZC) 张飞的杰作


第四十二回(上):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旧时,有一种叫作洋画片的儿童玩具,其实是大人们吸纸烟时,每包都夹有的广告片。洋画片中《三国演义》或其他古典小说的人物绣像插图最吸引人了。但是要想集齐一套,可以领奖,至为困难,尤其这张《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似乎是很难集齐的几张之一。这当然是烟草公司的生意经,意在促销。但也说明,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中的绣像插图,是那时读者的一种美的享受,确有其很强的吸引力。中国画的留白,实在是了不起的艺术表现手段,给读者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就在刘备的“子龙不弃我而走也”说完以后,接着便是“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得济沔,遇刘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那负责掩护全军撤退的张飞,正在当阳长坂坡,演出他一生中最光彩,也是最戏剧化,令人叫绝的好戏。他一生打过许多次胜仗和败仗,《三国演义》,一笔带过,影响不深,独有这一次,大家记住了。为什么能被后人津津乐道,因为其中蕴含着一个真理,在这个充满着辩证法的世界上,可为的事,变得不可为,而不可为的事,却有可能成为可为,所以,就有了“事在人为”这样的说法。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张飞为什么不止一次地表明身份?因为燕人张翼德的燕,乃幽燕之燕。幽州,边地也,边地之民,打起仗来,绝对要比关右中国之人凶猛一百倍,他要在精神上先取得压倒性优势。

“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众将不敢应战,怕中埋伏,曹操无心恋战,因为他得了荆州,不等于拥有荆州,他很大程度上担心刘备和刘琦的联合,制造新的战端。他一退,成就了张飞英名。但正史上只有“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

通常,张飞与关羽并提,同为万人敌,因关羽时处焦点中心,而张飞则成边缘化的人物,光照不足,稍逊光彩。其实,他的鲁莽行事,作风粗放的性格,有相当误读的成分。张飞在鞭督邮,古城会,战长坂,释严颜,败张郃,进西川几个节点上,都有不弱的表现。

长坂桥,乃张飞胆大心细之杰作,负责断后的他,故作疑兵,然后,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扼守桥头。制造声势,虚声夺人,本是兵不厌诈的惯常做法,以轰轰烈烈的心理攻势,造千军万马的战争假象,有决一死战的精神宣示,得不战而胜的实际效果,在《三国演义》这部战争教科书里,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计谋。

要知道,做假也是一门学问,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明知是假的,却不得不看成真的,似乎是假的,然而却是真的。这计谋要想达到完美程度,一是必有相当相当的实力;二是必有相当相当的胆量;三是决不半途则废,坚持坚持下去的信心。在战场上如此,在职场上也如此,对比你强的对手,切不可亮出全部底牌,有一点保留节目,多一些回旋余地,常能获得意外的从容。

然而,《三国演义》对张飞喝断长坂桥的描写,过分夸张,倒不如正史《资治通鉴》所写“操兵无敢近者”六字,立显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的勇气,更为气势夺人。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中,萧萧故垒(书号:11800)》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