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氧吧》空 空全集免费在线阅读_(青春氧吧)完结版免费阅读

小说:青春氧吧 作者:金明春 角色:空 空 青春氧吧

《青春氧吧》空 空全集免费在线阅读_(青春氧吧)完结版免费阅读

    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新华军工厂纪念馆,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瞬间戳中我们的泪点。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而行。
    沿着新华的踪迹,我又触摸到了那凝聚时代特色的红色脉搏。这红色踪迹,铸造起我们的精神航道。信仰的锤炼,意志的锻造,穿越时光,成为我们联通红色精神的航道,引领我们今天前行的脚步。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盛世欢歌中,那与新中国一起编织祖国命运的铿锵脚步在耳边响起。平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感动并铭刻心底,总有一种付出让我们乐于去做,总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们的信念,总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追求精神所在。这一曲红色战歌,嘹亮在历史的长空。
    我们沐浴在这精神的光芒中,让红色精神的结晶,析出在我们美丽的心田。让红色品格的雨露,滋养我们美丽的心灵。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再一次点燃精神的火焰,照耀着我们前行的步伐。新华军工纪念馆是新华翻砂厂(国营9363厂)部分旧址规划建设的“红色传承教育学习基地”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三线军工遗址保护及国防科普教育基地。2018年9月,被确定为“山东省直机关党性教育基地”。国营新华翻砂厂(9363厂)是根据毛主席和中央关于“靠山、隐蔽、分散、进洞”的原则,于1965年由华东局和山东省共同决定建设的军工小三线重点工程。主要分散在济南市钢城区大上峪、小上峪、灰菜峪、东峪、青冶行五个村庄及周边山林。济南钢城区,这一地区曾经是泰沂山区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是山东革命历史的重要策源地和红色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鲁中地区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在历史的长河中,连绵不断地掀起惊天动地的红色浪潮。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下午,寂静的青杨崮阳光灿烂。此时,大山深处走进来7位远方的客人。他们是总指挥马相礼和6个技术干部和专业人员,这七位就是新华厂的探路者、拓荒者和第一代创业者,后来人们称他们为“建厂七君子”,他们即将成为这里的主人,他们即将吹响冲锋的号角,他们即将唤醒这片沉寂的大山,他们即将点燃这片红色的热土,他们即将掀起一场热火朝天的奋战场面,他们即将开辟一段光辉岁月的无上荣光。
    “红房子”,成了首批拓荒者的栖身之处。红房子是当年修筑磁窑至莱芜铁路支线时工程兵在205国道以东、高家庄以西山坡上修的一些临时工房,铁路修好之后废弃的房屋,因为用红砖、红瓦盖成,当地人美其名曰“红房子”。这些房屋显然不够居住,于是,民房、草棚、大门楼子都曾是拓荒者的居住之所。从住所距离工地最近的也不少于四五公里,最远的要二十几里,往返都是步行,可想当时的辛苦。他们咬紧牙关,不怕苦,不怕累。他们“先生产、后生活,生产从严,生活从简”,“早出军品,支援前方,好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
    一个个胸怀大局的创业者,就这样毅然告别了家乡,离开了繁华城市,背起行囊来到大山之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大山行。风一更,雪一更,心在信念中。在大山深处,他们停下脚步,但心中铺开万水千山。他们留在这里,开拓着,坚守着,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怎样的信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工作服,更是战袍。是工人,更是战士。他们回忆说,当年住的是称为“干插缝”的房子,“干插缝”是用石板岩碎石干垒摆成的墙,没有水泥或石灰抹缝。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没有暖水瓶,没有脸盆,很多人都是到山沟里的小河边捧水洗脸。由于工作强度大,很多男同事一个月定量的29斤粗细粮十来天就吃掉了,只有向家里要,向女同志借。
    2000多名勇士奔赴到这大山之中,把青春、智慧和汗水甚至生命奉献在这里。
    他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架起3
5座桥涵、修通10100米公路、仅用三个月时间建造10987平方米工房、库房和10404平方米基础配套工程。“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掉它十斤肉,流它几身汗,完不成任务不下火线!”“全厂总动员、奋战六十天、完成‘三八0’、打击帝修反!”“以车间当战场,以工具当刀枪,多出产品,狠狠打击狗豺狼!”“三八0”大会战,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党把任务交给咱,不吃不睡也要干,为了消灭帝修反,任务保证提前完!”。一句句豪言壮语掷地有声,一声声劳动号子铿锵有力。
    我们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严峻的考验?那是怎样艰难的磨炼?
    抢修大炉时,在接近摄氏40°的高温天气下,连续奋战三十六小时不下火线;有的年轻人把原来准备的婚期一拖再拖,有的同志把医生开的病假条悄悄地丢进衣袋里。他们的誓言,气势如虹、壮怀激越。他们坚定的意志,如他们脚下的大山。他们心中涌动着的澎湃热血,如浩浩荡荡的汶水。他们的事迹,冲击心灵感人肺腑。
    为了使得车间厂房地基坚牢,需要挖十来米的地槽,为了赶工期,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到天黑甚至到凌晨。一天晚上11点多,一个叫孟春梅的年轻女工因为天黑地滑一不小心跌入了深不见底的地沟。此时,她的丈夫高良辰也在工地上加班一直到凌晨,当他发现妻子孟春梅从深沟里抬出来时,已经牺牲了。此时的妻子正怀有他们5个月大的孩子。
    一天傍晚,风雨交加,为了防止底火和药管雨淋受潮,书记、厂长带领大家,把一箱箱药管背到十几里路远的库房。
    忘不了,摄氏30多度的大热天,200多根水泥线杆完全用的是肩扛手抬,但他们完成了架设任务;忘不了,沿着即使空手走路也很容易滑倒的湿滑的5公里山路上,他们一趟又一趟地把几千发、几万发毛坯弹背到山洞里。赵启文,这位钢铁般的汉子,在刚开刀做完手术,就投入了奋战,看到他肚子上长长的刀口疤痕,人们心疼而又敬佩地称他为“拉链班长”。这位“拉链班长”,他创造了一个人一分钟车出
20发弹体和一个班完成2000发迫弹的奇迹。他作为山东军工的代表之一,进京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这是新华人的骄傲,这是新华人的自豪。
    历史不会忘记,这是无法磨灭的一个红色印记。在这片大山深处,在我们心灵深处,树起一座历史丰碑。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八六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这家因时代召唤、历史重托、国家意志、战略安排而诞生的三线军工企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风雨兼程、无悔担当。该厂主要生产1953式82mm、1963式60mm迫击炮稀土铸铁杀伤榴弹以及硝铵炸药等军品,80年代军转民后主要生产缝纫机铸件、台板以及195型柴油机曲轴等。一九五三年式八二毫米迫击炮稀土铸铁杀伤榴弹于一九八0年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并荣获国家银质奖。新华,新华人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了你,也遇见了最美的自己,那最美的年华熠熠生辉。新华人,他们的身上有着执着专注的持久精神、作风严谨的务实精神、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敬业守信的钉子精神、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这些工匠精神和“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散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闪烁生命的壮烈和光华。
    战士打仗,何必带刀枪;英雄喋血,无需在疆场。在那个特殊年代,这里就是疆场,一干就是两个昼夜,一觉只能睡两三个钟头,成了“家常便饭”。心中驻扎一个信仰,那是你坚持下去的力量。心中升腾起一个理想,那是你坚持下去的力量。
    新华人,在这大山深处奉献青春、奉献热血,奏响了一曲曲激昂的、荡气回肠的战歌。他们用信念,用意志,用鲜血,用生命,编织新华曾经的光辉历史。他们身上,有着拓荒岁月落地生根的种子精神。他们身上,有着困难面前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他们身上,有着年复一年精诚敬业的工匠精神。他们身上,有着关键时刻舍己为公的牺牲精神。他们身上,有着共产党员一马当先的头雁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这是大中国的兴国之魂。他们身上,有着赤胆忠诚、坚毅笃定、无悔担当的的凛然正气;他们身上,有着与时代同命运、与祖国共甘苦的激情豪迈。慷慨豪迈的英雄壮举,
激荡在新华人的血脉里,化成新华人的精神图腾。至今,那红色的脉搏,依然在钢城大地、在齐鲁大地搏动。
    那一场场气吞山河的壮举,那一次次壮怀激烈的奋战,在这大山深处,在这红色的历史长卷中,和汶河一起激荡滚滚洪流,标注为一个红色新华人的精神坐标。
    中国的安徒生
    同学们都喜欢看儿童文学作品吧?在文学作品里,有有趣的故事,有美丽的童话,可以给我们的童年增添无穷的乐趣。这些让我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家中,有一个作家你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
    让我们先“穿越”到几十年前苏北的一个小村庄里吧!
    这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小男孩,他很小的时候就帮助父母做家务,他烧菜、做饭、扫地、洗碗、养鸡、养猪、养鸭、照顾弟弟妹妹。俨然像个大人。但是,无论多忙,他总能找到时间来做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情,那就是看书。读书,为小男孩贫穷的生活带来很多快乐。
    你知道吗?这个小男孩就是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他可是我们青少年儿童特别喜欢的大作家啊!
    他的长相和蔼可亲,虽然是作家,但很平易近人。这完全是少年儿童时期家乡人对他的影响。故乡的人善良的,在故乡的怀抱里,童年虽然过得很贫苦,但依然很温暖快乐。吃百家饭、吃百家奶。家里穷,再加上母亲忙,有时没时间照顾他,他就被乡亲们照顾着。
    在曹文轩一、两岁时,惹人喜爱的他常常被邻居们抱着出去玩。大家都喜欢这个小孩,这个小孩就这样被一家传到另一家,甚至传到一、二里地远的一个家庭里。到了晚上,妈妈一家一家地找,需要老半天的时间才能找到孩子。此时的小曹文轩已经吃饱了,因为那些别人家的也正在奶孩子的妈妈们已经用她们的乳汁喂饱了小曹文轩。这些,深深扎根在曹文轩的回忆里,“这奶水里面,一定包含了很多慈母的善良、慈爱和关怀。正是这些家乡的人,让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的,他们的善良和朴实,构成了清洁的人性之美,他们心灵里面的真善美构成了我创作的主要基调。”你看,少年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啊!
    穷,不可怕。在贫穷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曹文轩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也许你无法想象,那时他家有时实在没有粮食了,怎么办啊?妈妈说地里长的有些野菜是可以吃的,于是,小小的他忍着饥饿去田野里、河边上拔一些野菜,妈妈洗净这些野菜,切好放进没有油的铁锅中炒啊炒,炒出的“炒韭菜”用来充饥。
    曹文轩到了上初二时,家里依然很贫穷。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但曹文轩穿的棉裤却破旧不堪。破旧的棉裤很不结实,经常刚缝补好这里的洞,其他地方又破了一个洞,破了的那些洞呲牙咧嘴地吐出棉絮来,像是故意捣乱似的。
    更让人难堪的是,有时在同学面前,他用力一蹲,“刺啦”一声,不好!裤裆破了,露出了屁股。旁边可是有很多同学啊!还有女同学啊!丢死人了。快!赶紧溜到墙根旁,站在墙壁旁,或者依着一棵树,来掩饰尴尬。
    贫困的童年,磨炼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梦想。贫困的童年,给了他更多的体验,给了他悲悯情怀和善良的品格,给了他不畏困难、克服困难的品质,这给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无穷的力量和灵感。这样的生活,提供了他更多的经历和体验,也就为他以后的写作,带来无穷的写作源泉。
    善良,滋养着他的成长。他说“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故乡最美,不仅是现实生活场景上的迷恋,更多的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迷恋;不仅是表象的迷恋,更多的是对于美好人性的迷恋。”故乡的人是贫穷,但是,他们却是是善良和质朴的,他们低微,但心底善良、乐于助人。
    勤奋,使他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在妹妹的眼里,哥哥曹文轩很勤奋,妹妹曹文芳说:“哥哥很严厉,尤其是
在文学创作上,几乎不太帮我。只是给我开书单,要我多读书。但我明白,他希望我厚积薄发。”“哥哥常说,最快乐的事情是看书和写东西。他的写作天赋很高,第一次初中写作文时,就在小镇的作文比赛上拿了第一名,满满一个作文本就写一篇作文。”如今,已经是著名作家的曹文轩依然,他外出的行李箱中,有两种东西必不可少,一个是书,一个是本子。不停地读书、写作,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爱好,是他读书、写作的动力。我们现在很多人一看书、一写作,就喊累,就喊苦。但是曹文轩却乐在其中。他把读书、写作作为一种乐趣,他把读书、写作作为一种“玩”。谁会在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喊累、喊苦呢?谁会在“玩”的时候喊累、喊苦呢?兴趣,使一个人的奋斗变得有滋有味。
    他有着儿童一样的美丽童心,他喜欢写孩子爱看的书。他有一颗天使般的童心,他的儿童作品很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安徒生的童话书,为他种下了创作儿童文学的种子。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系列《丁丁当当》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评为全球最优秀的儿童读物。最近,又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曹文轩荣获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被人认为是“小诺贝尔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奖。
    曹文轩,中国的安徒生。
    少年张承志
    一米八的大个子,宽宽的额,浓黑的眉,脸部的轮廓像刀刻的一般,板寸头型,一根根短发坚硬地竖在头上。他总是少言寡语,衣领半敞着,好一个硬汉形象。
    他就是作家张承志,你很难把这个形象和作家联系在一起吧?
    童年在他的记忆里是贫困的。护城河,河岸低矮破旧的的棚户小屋,这些都是他童年的记忆主题。放学后就在胡同里疯跑,边跑边喊,衣衫被风吹得从两臂后面飘起。
    快乐、简单的童年时光。
    爱好广泛,是他的特点,上小学时喜欢上了画画,上中学时又喜欢上了唱歌。
    张承志幼年失父,对母亲的爱感受极深,他曾说:“我此生此世最爱我的母亲,你不能想象我也讲解不清她是个多么伟大的母亲。”那时,母亲一个月才挣五十元,母亲养一个六口之家,可见多么艰难。母亲的善良和疲倦的眼神给他留下很深的烙印。他说,那时候母亲累坏了,下班回来,每天都要先蜷起身子,在那间漏雨的矮屋里躺一会儿。他说,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他突然看到了他母亲的背影。她在人群中走着,她的腰挺得又僵又硬,她的两腿好像迈不稳,但走得又急又重。他说他那一年还不满十岁,但鬼使神差,他突然就默默地跟着母亲往前走。这背影,后来就一直成为了他心底的一尊雕像。我们可以想象,母亲在他童年的记忆里,该是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对他以后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母亲的善良、坚毅,潜移默化地传到了他的身上。
    1971年,他在北京大学上学。毕业后,他想继续深造,考研。凭着一股子坚韧的劲头,他考取了研究生。硬汉的毅力再次呈现出来:
读书、做论文、学日语,他把时间排的满满的,没有娱乐、没有消遣,每天只给睡眠五、六个小时。
    后来,他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道特诺尔公社插队,在草原上当了四年牧民,深入地体验了蒙古族牧民的生活。草原的辽阔,给他宽阔的胸怀。牧民的善良和生活的艰难,更是对他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影响深刻。他富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拥有的是的坚强的精神信念和温暖心怀。
    他是这样来描写自己踏上文学之路的:一个放羊小孩,因为忍受不住心里的冲动,他朝着一座神秘的高高铁门掷出了手里的羊鞭。铁门隆隆开启,小孩走了进去,而眼前绵延着炎热的沙漠、冰封的雪山和丛生的荆棘。小孩害怕了,但铁门早已闭拢。他只能迟疑举步,走上崎岖的小径。他走着,想起自己那一小群羊和温暖的家,眼里涌出了泪。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学者。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等,散文集《绿风土》、《清洁的精神》等。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并熟练掌握蒙语、满语、哈萨克语。1978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黑骏马》《北方的河》分获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5年获首届爱文文学奖。200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散文《方丈眺危楼》获2015年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优秀的作家,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张承志始终追求理想主义并顽强地坚守自己的精神信仰。
    作家的魅力,除了来自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来自他的人格的魅力。在脆弱中坚强,在平淡中精彩,在有限中永恒。精神的力量,是一个人前行的旗帜。
    大作家的小时候
    毕淑敏,朴实得就像邻居大妈,亲切得就像家人一样。
    她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她小时候学习很好,家长希望她做一位女科学家,老师希望她做一位记者。而她却想做女通讯兵,因为她感觉在电线杆子上上上下下来回地爬,那多神气啊!
    你看,小时候的毕淑敏多有个性啊!
    毕淑敏很小就很懂事,能帮助母亲照顾弟弟妹妹,但又不影响学习。由于母亲的工作单位离家太远,中午不能回家,毕淑敏就带着妹妹和弟弟在食堂吃饭。下午放学后,毕淑敏一边在炉子上熬着米粥,一边看书,等着母亲回家。
    你看!这是多么可爱的毕淑敏啊!
    小时候的毕淑敏很喜欢语文,而且,她学习有个绝招:那就是喜欢找反义词,她发现在寻找反义词的过程中,自己对原本的那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就像黑和白在一起,一定显出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只有在黑暗中,你才可能看到所有的光。如果黑和灰站在一起,就容易混淆。这个发现,使得她对找反义词乐此不疲,而且受益匪浅。
    她小时候,就喜欢写作文。她写的作文经常被评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但是,毕淑敏并不喜欢张扬。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她也很高兴。但是,下课后有的同学和她开玩笑说:“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淘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因为刚学过一篇淘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
    一天,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毕淑敏说:“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老师问:“为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吧?”毕淑敏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顾忌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老师一想,毕淑敏说得也有道理,便同意了。
    这样一来,效果很不错。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
    下课后,大家都喜欢和不张扬的毕淑敏玩,喜欢和爱笑爱活动的毕淑敏跳皮筋。
    “嗨,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
    “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
    大家一边跳皮筋,一边嘁嘁喳喳地问这问那。
    有时,毕淑敏被问得烦了,就笑着说:“我看像是你写的。”
    哈!大家笑得玩得更开心了。
    有一次,毕淑敏去了一次敦煌,回家后眉飞色舞地对母亲说戈壁到处是黄沙啊、祁连山的雪峰多高啊。在一旁的母亲说:“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啊!母亲这一说,毕淑敏感到很意外。母亲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卡车的大厢板,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
    毕淑敏这才知道了母亲经历过这么多的苦难,
    毕淑敏写的书很多,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她的《学会看病》还被选入语文(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20课。说不定哪天你在课本上会学习到这一篇文章。
    毕淑敏获奖很多,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朴实的毕淑敏,亲切的毕淑敏,读她和读她的文章亲切而幸福。读她的人生,感悟很多。
    久久地盯着天花板看一盏来回摇摆的灯
    这是一个晴好的上午,他走进比萨的天主教堂。
    外面的阳光正灿烂,外面的花朵正盛开。但是,他却是久久地站在教堂里,一双明亮的深邃眼睛直直地盯着天花板看。
    一分钟、两分钟……
    一小时、两小时……
    天啊!他这是怎么了?
    他盯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同时用右手按住左手,感受脉搏的跳动。他屏住呼吸,在聆听,在仔细地观察。
    他看的不是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观察的是灯的摆动。
    他看到:灯的摆动越来越弱,越来越弱。并且,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地缩短。可是,奇怪的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他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开始测量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
    一次、两次……
    哇!他发现了摆的规律。
    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一种计时机械——钟就这样被人们制造出来了。
    这位盯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的人,就是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
    他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贡献。他认为依据运动的基本特征量———速度对运动进行分类,由此提出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分类方法。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伽利略建立了落体定律,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圆球所走过的总距离与这段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在对抛物体的研究中,伽利略用几何方法证明了一个平抛物体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下落两种运动。他证明了在抛物体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抛射角为45度时,射程最远。伽利略在《对话》中进而写道:“运动作为运动而言,并作为运动在起作用,只是对没有这种运动的物体才存在,在所有具有相等运动的物体中间,运动是不起作用的,而且看上去就仿佛不存在似的.”伽利略的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相对性原理:在惯性系中所做的一切力学实验都不能证明体系本身的运动。伽利略关于运动理论的研究工作,采用了一个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很有效的程序,即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工作假设→运用数学和逻辑的手段得出特殊推论?→通过物理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等等。1609年,伽利略用他自己制造的天文望远镜看到了太阳上有黑子、月球表面有高低不平的现象,木星有四颗卫星,金星有盈亏等等。在伽利略的科学生涯中,不仅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而且同时强调理性与经验的同等重要,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数学建构来达到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伽利略通过其毕生的努力,创立了科学实验方法。
    伽利略,伟大的科学家。
    游玩也疯狂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风和日丽,正是外出游玩的好天气。
    “弟弟!你看今天天气多好!咱们一起出去游玩吧?”哥哥说。
    “好啊!好啊!”弟弟高兴地欢呼起来。
    于是,哥俩一起去郊外游玩了。
    一路上,风景如画。
    哥哥牵着一匹瘸腿的马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
    那匹瘸腿的马走得好慢,他有些不耐烦了。他想试一试那匹瘸腿的马在受到刺激后可否走得快一些。
    怎么刺激它呢?
    他走着走着,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偷偷地从衣兜里掏出伏达电池,然后趁其不备把电流通到马的身上。
    这下坏了,马受到电击后,一声长嘶,狂跳起来。在一旁牵着马的哥哥险些被踢伤。
    又走了一段时间,他们来到了一个湖边。
    湖水清澈碧绿,好不醉人。他们划着小船荡漾在美丽的湖面上。
    刚刚险些惹了一场大祸的他依然没有收敛,他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在火枪里装上火药,对准湖岸的山,然后扣动了扳机。
    “砰”,一声巨响,只见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舌,火舌烧光了他的眉毛,巨响把哥哥吓得差点跌落进湖里。
    突然,晴好的天气变天了,只见浓云密布、电闪雷鸣。他们赶紧划船驶向岸边。此时的他竟然还有闲心观察闪电和雷鸣,他发现:闪电和雷鸣不是同时发生的,每次闪电过后,过片刻才会听到雷鸣,这是什么原因啊?他上岸后,也不管雨下得正大,冒着大雨爬上一个小山头,用怀表记录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这种痴狂的行为,让周围旅游的人感到不可理解。
    回家后,他开始的长久的思考。但是,最终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这些天正是在假期里,他盼望着快点开学,因为开学后,可以问老师这些疑问。
    开学了,他急切地把自己疑问和记录告诉了老师,请老师解答。老师看到有如此好学和探究精神的学生,很是高兴。老师告诉他,“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光每秒钟走30万公里,声音只能走差不多300多米。
    在夏天经常出现雷电交加的现象,而且是闪电过后几秒至十几秒才听到雷声.
    雷电是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荷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既有光也有声.只不过雷电中的光和声比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电火花强大。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大,有的声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致判断云层到地面的高度.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0,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闪电处到你的距离了。雷声遇到云层或高大的建筑物后要产生反射,所以一个闪电光后雷声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他就是焦耳,后来,他成了一名科学家。
    焦耳一生都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在电磁学、热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坐在端午节里,一层层剥开一只粽子
    坐在端午节里,我一层层地剥着一只粽子。剥着剥着,我看到了一颗鲜活的心跳。
    一个节日,原来不只是粽子的香甜,还有英魂的苦涩,还有铁骨的铮铮。
    千百年来,我们包裹着,用叶子一层层小心包裹着,原来是用怀念包裹诗人。?
    一个节气里,流淌着一种气节。抚摸你露出骨节的诗词,便不会缺钙。我们放不下诗歌,是因为有一种诗歌是有硬度的。从《楚辞》汩汩涌出,涛涛的江水。一枚有棱角的粽子,渡我到精神的彼岸。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年这个日子,我们都一次次打捞那沉入江底的诗歌。
    屈原,其实也是一首诗,站在江边,纵身一跃。汩罗江,因为你,成为一条永远流淌着的诗歌。我们每年都在打捞,几千年的打捞,
    是否真的打捞起一首真正的诗歌?
    汨罗江的深浅,丈量出一颗诗心的深度。
    包裹,紧紧包裹一首诗、一颗心。沿着那根缠绕粽子的草绳,
    牵出一段历史的殇,把离骚包进粽子,把一颗心包进粽子,把一首诗包进粽子。抚摸一枚粽子,突然感到一个诗人的心跳。轻轻揭开粽叶,
    我们怕揭疼一首诗的伤疤。
    ?
    我看见汨罗江畔一个身影,像上下求索的诗句,慢慢怀抱自己的祖国,走进汨罗江。汨罗江,从此在《离骚》里流淌千年。
    门楣上挂着的是艾叶,这些来自五月的艾叶,由于来自一个传说,所以每一束都可以驱虫辟邪。
    甜糯的端午节
    妈妈做了阳阳很爱吃的香甜的粽子。妈妈说:“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习俗有吃粽子。”
    阳阳跟着父母去看划龙舟。端午节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爸爸说:“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人,在他的代表作《边城》中,下面这段对湘西小镇端午节风俗人情的描写,可谓是极为精彩。在沈从文的笔下,端午节从湘西浓郁的、淳朴的民风中走来。”
    湘西的赛龙舟和追鸭子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沈从文《边城》)
    爸爸说:“沈从文《端午日》中赛龙舟和追鸭子的场面,使人热血沸腾。文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风俗曾人向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恨不得自己马上赶过去参加这盛大的节日活动。”
    爸爸说:“在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中,写出了另一番端午气象。”
    端午节叫做“粽子节”比较亲切,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梁实秋《雅舍谈吃》)
    爸爸说:“在端午节,粽子确实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在这甜糯的粽子里面,包裹着一个中国传统文化。”
    阳阳一边高兴地吃着食粽,一边读着端午节的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有八个字自带温暖??
    文字里有饱满的情感?
    2020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印在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纸箱上,安安静静,却是那么得震撼心灵。纸箱里的,是口罩,是体温计,是捐赠给武汉抗击新冠病毒的物资,更是一颗温暖的心。
    这饱满的情感,是那么的暖。
    心,是那么的暖。
    温暖的东西,不必惊天动地,不是声嘶力竭,那温暖,那力量更具有穿透力。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工整的对仗,起落的平仄。“山川”对“风月”,“异域”对“同天”,前句落,落得平缓;后句起,起得昂扬。
    鉴真大师立志弘扬佛法,师从律宗巨匠,不囿于宗派门户,在佛经义理、戒坛讲律、梵声音乐、庙堂建筑、雕塑绘画、行医采药、书法镂刻等方面多有领悟。主持大明寺,持律授戒,道俗归心,独秀无伦,被仰为“江淮化主”。受到日本遣唐使和留学僧等多次礼请,有感于日本长屋王子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的佛偈,觉得日本确是“有缘之国”,因而决定东渡弘法。盛唐时,日本遣人来中国学习佛法。长屋赠送中国大德的上千件袈裟,边缘都绣着一首偈子: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这也是鉴真法师决心东渡日本传戒的缘由之一。
    当年日本遣唐使荣叙在扬州大明寺见到正在讲授律戒的鉴真,顶礼之后讲述来意说:佛法东流至于本国,虽有其教无人传授。幸愿和上东游兴化。鉴真甚为感动并说:昔日本长屋王曾布施我国僧衣,在袈裟衣襟边上绣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的幅语。可见日本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鉴真问诸弟子有否愿去日本者,诸弟子强调海路艰险,无人敢应。鉴真思考之后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彦样等21名弟子在鉴真献身精神的感召下,志愿随师东去日本。
    这是文化的力量。
    这是文脉的力量。
    文化是轻轻的,却能重重地砸在人的心上。
    在战“疫”中成长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仿佛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
    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举全国之力,组织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军地医护人员紧急驰援;组织26个省份对口支援,19个省市采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将大量医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各省区市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时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打造了一张严防死守的天罗地网,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防控局面。这种举国体制下的同仇敌忾、共克时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令世人动容。
    “用我及腰长发,换你健康平安”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90后护士单霞在得知疫情严重要日夜奋战时做出的决定。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31名护士剪掉长发,加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战斗中。
    上海援武汉医疗队医护人员有时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连续工作9小时,期间不吃不喝。结束工作褪下口罩时,护士的脸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记。
    在重症感染区,她完成高强度救治工作,脸上的血印、水泡也只能用创口贴简单的处理一下。
    在这个中国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寒假中,我在思考着,我在实践着,如何打造有声有色的高效“空中课堂”?如何以一种最亲切的和最生动的姿态走进直播?在由教室课堂到空中课堂的急速转换中,我想应将陌生的网络气场尽快亲和,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情感教育推进中,在行云流水的课堂推进中,凸现精神的蕴涵,心灵的交融,人格的提升,感受精神的润泽。驱除疫情带来的阴霾,用教育的明媚阳光,光合出甜美的果实。
    让我们用行动助力武汉,用一堂堂精彩的“学科盛宴”,静待遇见所预期的一切美好。
    在这个中国最漫长的一个假期里,在这个中国最特殊的一个假期里,我们不聚会,但爱在凝聚。那些天,打开手机,屏幕上满满的都是爱。爱满了,疫情便无处藏身。用网络思政培植战“疫”精神疫苗,在战“疫”中成长。全民战“疫”是一堂大课,能够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全面引领学生在战“疫”中成长。
    强化学生对国家制度的理性认同。疫情发生后,党中央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抗疫过程中的生动鲜活事例,会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结合“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打开“全民抗疫”这本思政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生们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高度融合中,感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坚持全国一盘棋”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而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党中央对新冠肺炎疫情密切跟踪、科学分析、迅速行动,体现了求真务实和尊重规律的工作方法。而战“疫”科研工作者以科学技术攻坚克难、研制疫苗,杜绝疫情反复甚至卷土重来,则启示学生要热爱科学、钻研科学,同时,更要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科学,弘扬科学精神。
    强化学生学法、用法、守法、尊法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在疫情防控中,由于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依法进行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准确报告疫情信息,不晚报、不瞒报使人民安心;依法打击造谣防止了社会恐慌,依法维护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水平稳定。依法抗疫启示学生,应该学法、用法、守法、尊法,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凸显学生公共参与责任感。自觉听从教育部门疫情防控安排,做好自我科学防疫,要在科学防疫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
    通过最美逆行者事迹,培育感恩之心。疫情就是无声的命令,多少天使负重前行。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而行。我们应该感恩生活中为我们负重而行的人们。
    培育大爱情怀。封一座城,铸万方安。封城,但不封爱。隔离瘟疫,但不隔离爱。用无情隔离传播、阻断蔓延,用大爱营造安康、祝福平安。
    开展法治诚信教育。采用线上讨论、接力承诺书等形式,大力宣传因瞒报、转发虚假信息产生严重后果的反面典型并分析其危害性,使学生充分认识依法如实上报相关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如实上报的自觉性、主动性。
    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健康第一的观念,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升自身免疫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理性平和的心态、文明健康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保护身体健康。
    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技术。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带头拒绝食用野生动物,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不断增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员、促进者、践行者。
    思政教育要滴灌到学生心坎上。通过“网对网”,和学生“心连心”,在“云端”与每名学生建立起联系,用鲜活鲜明鲜亮的德育元素,结合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组织学生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思想讨论课。编写防疫儿歌、绘制宣传画等形式,开展居家抗疫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撰写抗“疫”文章,宣传抗疫精神。只有融入鲜活的社会现实,思政课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
    我们从来都相信没有哪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从来都相信中国的春天可以迟到,但绝不缺席。一切美好都将如期而至。走过冰天雪地,归来便是春暖花开。
    别想一步登天
    表哥是个司机,技术相当好,而且为人忠厚,相当受老板重视。表哥的工资是一个月一千多,这在当时当地的农村算是相当高的了。表嫂种地,但家庭应该算是富裕了,这在当时全村都是令人羡慕的。很多人都说,要是能过上像永城(表哥的名字)家那样的生活就好了。
    表哥一家就这样幸福地生活着。
    突然,表哥开始到处借钱。由于表哥平时很讲信用、人缘好,人们都喜欢把钱借给他。
    表哥、表嫂借了很多钱,并把地也转让给了别人。表哥、表嫂把门一锁,到外地去了。
    可能表哥要做大事哩。
    是啊!凭着表哥的阅历,表哥也该干一番大事了。总给人家打工,有些屈驾。
    半年后,表哥表嫂回来了。人们总以为他们一定会衣锦还乡,谁料想表哥两手空空的回来了。
    表哥、表嫂在屋里呆了两天多,不出门露面,表哥、表嫂不愿见父老乡亲。
    原来,表哥、表嫂是听信了一个传销组织的发财狂言而走上传销之路的,他们想着要发大财,不想只是小康,想当富翁。原来,表哥、表嫂借钱是去做传销去了,结果是血本无归。
    表哥、表嫂穷了,几乎是全村人最穷的一家了。
    表哥、表嫂就是表哥、表嫂,表哥、表嫂开始卧薪尝胆,开始艰苦创业。
    几年之后,一家小型企业诞生了,是表哥、表嫂创办的。
    现在,表哥、表嫂的这家企业成了县里的明星私有企业。
    在一次和表哥、表嫂的会面时,表哥、表嫂说:“别总想一步登天,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踏实。”
    学会珍惜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出色,很快独当一面,负责一个子公司的业务。有一个外商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当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他用塑料袋装上准备带走,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订合同。
    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席间,外商问这位青年受过事么教育。他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父母辛辛苦苦供我上学,父母希望我能做好自个儿的事。”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泪花,端起酒杯激动地说:“我提议敬老人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人生最好的教育就是学会珍惜。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缺乏的就是这一方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是来的那么容易,以至于我们不懂得珍惜。
    珍惜劳动果实,也就珍惜劳动;珍惜劳动,也就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也就会倍加努力工作;倍加努力工作,也就会有取得成就。人生如此良性循环,才会不断辉煌。
    沿着人生的阳光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
    一开始,他让十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屋子。在他的引导之下,这十个人顺利地穿过了这黑暗的屋子。
    接下来,他打开屋子里的灯,屋子里的灯光并不是很亮,但可以看见这间屋子里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在这个水池里,有许多大鳄鱼,水池的上方,搭着的是一座窄窄的小木桥。也就是说,刚才他们穿过那间屋子,其实是从小木桥上走过的。这时心理学家问他们:“现在,你们谁还愿意穿过这间房子吗?”他们都被眼前的情景吓坏了,没有人回答。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三个人站了出来。其中一个人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另一个呢?他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刚走到一半,竟然吓得趴在了桥上。他是爬过去的。第三个人呢?他刚走了几步就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另外几盏灯,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有一张安全网。心理学家又问他们,“现在,你们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桥呢?”这时,又有五个人站了出来。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你们还不敢吗?”这两个人问:“这张网安全吗?”
    患得患失,是成功的最大敌人。自信,是成功的旗帜。
    畏惧,是成功的最大障碍。勇敢,是成功的风帆。
    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小男孩儿,很悲观。他常常感到自己很不幸,他常常感到自己很无能。他常常感到自己前途渺茫,他常常对自己不自信。一次他问院长:“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有什么意思啊?”院长想了想,递给男孩儿一块石头。小男孩不解地问:“他有什么用?”院长说:“明天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叫卖,但千万要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第二天,男孩儿在市场的角落叫卖起石头来,好奇的人不断出价欲购,价钱越出越高,但男孩儿记着院长的话,坚持不卖。晚上,他兴奋地向院长描述着白天人们争着求购石头的情景。院长笑笑,告诉他明天拿着石头去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价钱出到了昨天的10倍多。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拿石头去宝石市场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十倍。
    自卑,人生便充满昏暗。自信,是人生的阳光。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关键是发掘,关键是发挥。沿着人生的阳光,一往无前,你的人生便充满希望。今天,你的脚步坚定,你的明天便阳光灿烂。
    让心帮助你自己
    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我们无法左右问题的发展。这时,我们可以寻找朋友帮忙,但旁观者未必旁观者清。有些问题,出在我们自身上,我们自己都看不清,别人也很难那么清楚。当问题出来了,但结局已定,笼罩在心头的乌云应该使其尽快散去。
    其实,最能帮助你自己的是你的心。
    苏东坡,流放天涯海角。那个时候的海南还是个荒蛮之地,可不是像现在是旅游度假的地方。但就是在这个地方,他为自己又开辟了一个广阔的人生。一个心胸广阔的人,谁也无法把他的心灵放逐天涯海角。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自己也会把自己逼近狭路、放逐天涯。荒蛮的海南,在他的脚下,成为了他的又一个心灵家园。苏轼的超旷达观的襟怀,使得他成为不倒的苏轼。让他走出心灵阴霾的,是他的心。让他又拥有了一个天地的,也是他的心。
    外国人遇到事会说我的上帝啊,中国人遇到事会喊我的妈呀。中国人遇到事会想到父母,在单位便指望单位领导,其实父母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没法为你解决所有问题。领导更不是你的助理,更不会为你解决所有问题。当一切求助对象都没法给予帮助时,有些人便会走向绝境。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求助对象你没有用上。
    那就是你的心。
    但要有个前提,你在事先就要练就一个强大的心。不要在用到它时才想让它强大。
    心,强大了,你才会真正强大起来。
    做自己的主人
    崔如琢,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像一部书,厚重深刻,耐读。
    读懂崔如琢,就要先读他的“四主人”。崔如琢刻了一方印,名为“四主人”,并作为他自己的人生格言。“四主人”:作身体的主人,作精神的主人,作财富的主人,作家庭的主人。这些看似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看似是应该很容易,其实不然。
    先说作身体的主人。这点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忘我,曾今是多么备受崇尚的豪言壮语和多么带有愚弄味道的赞美啊!崔先生说,作自己身体的主人,不仅要有好的生活习惯,也不仅仅说很健康就行,你还要会生活,要会享受生命。要知道养生,养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智慧。
    再说作精神的主人。人是有思想的,但你有自己思想吗?人是有精神的,但你有自己精神吗?我们往往把别人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的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艺术也是如此,崔如琢说:所谓画者,目之所见,心之所思,情之所系,意之所动,不惟笔墨章法,布局架构。眼界不到,修养不到,不足以言画。是以,画以心为境,画路即心路;画以思为界,想不到故画不到;画以情为盛,情未达则画无趣;画以意为先,意飞扬而后方有笔墨酣畅、挥洒恣意、痛快淋漓。余以为,胸中蕴蓄天地之大美,笔下自有变化之万千。
    作财富的主人。文人多以清贫自赏,但崔如琢说:“大千世界是物质的,你的艺术也是以物质为载体的,文人又何以羞于谈钱色变呢?”他的财富观很有独到之处,“财富之于个人,乃至之于整个社会,个人财富的增加势必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但社会不仅需要财富的创造者,更需要有良知的财富创造者。这种良知让财富的拥有者不仅懂得如何去创造财富,更懂得如何捐赠财富,回馈社会,懂得如何去做财富的主人,而不是被财富所掌控,成为财富的奴隶。”这位财富的主人,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7月19日,他捐赠价值5000万元书画作品给"榜样公益基金"会;2008年7月26日,崔如琢为支持残疾人奥运会,捐赠一百万元购买两只导盲犬和无障碍运输车,为参加残奥会运动员和表演的盲人艺术家提供服务,并捐赠了绘画作品"导盲犬之梦";
2008年12月5日,在"中华慈善大会"上,崔如琢获得"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他说,让孩子学会享受人生,人生是个过程,酸甜苦辣。把钱给他们,其实对他们来说是个压力。
    作家庭的主人。引领和主导家庭,是责任,是智慧,是能力。
    让我们做自己的主人。
    我在夏日凝视钢铁
    火热的夏日,以热烈的姿势走进钢厂。我们端详着沉重的钢铁,心澎湃起来。
    我在夏日凝视钢铁。
    钢铁工人有合金般的坚强意志和信念。鼓槌砸下去,鼓声响起来。咚、咚……这是坚韧的鼓皮对猛烈砸下来的鼓槌的反应。那些脆弱的物件,面对捶打时往往是支离破碎。只有坚韧的东西才经得起锤炼。
    用夏天的体温,用热烈的形式,唤醒我们感恩的心和美好的心情,唤醒我们的激情,唤醒我们的幸福感。感知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把激情和幸福唤醒,这样,我们就会积极昂扬起来;这样,我们就会幸福快乐起来。钢铁,我凝视你,久久地,直到我热泪盈眶。钢铁,在我心里,已经像农民热爱自己的庄稼,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爱自己的父母。
    在火红的夏日里,冶炼沉甸甸的钢铁。